- · 当代美国评论版面费是多[04/09]
- · 《当代美国评论》投稿方[04/09]
法理、法史论文_疫情下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法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一、疫情前时期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演化考察 二、疫情防控期间由传统走向新型的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规范审视 (一)主体联合性:从独立向联合扩张 (二)受众精准性:从模糊
文章目录
一、疫情前时期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演化考察
二、疫情防控期间由传统走向新型的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规范审视
(一)主体联合性:从独立向联合扩张
(二)受众精准性:从模糊向精准扩张
(三)形式灵活性:从法案向行政命令扩张
第一,更多的依赖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作为制裁的依据。
第二,制裁制度依据分散化,将它扩展到一切经济监管法律之下。
(四)措施强制性:从选择性向强制性扩张
三、疫情后时期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消减思路
(一)立法层面:满足封锁反制与条约谈判的减损需求
1.修改完善我国竞争法律制度,明确其域外适用性,抑制经济制裁主体扩张
2.建立收回制度,填补禁诉令及其解除的制度空白,限制经济制裁受众扩张
3.展开双边磋商协定、制裁豁免协定的研究与谈判工作
(二)司法层面:回应管辖与执行的消释需求
结 语
文章摘要:美国对华经济制裁制度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催化之下不断膨胀,并表现出主体从独立向联合、受众从模糊向精准、形式从法案向行政命令、措施从选择性向强制性逐渐扩张的明显变化。这一变化成为我国疫情后新的重大挑战,并对我国相关实体与个人的经贸活动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面对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结构性变革局势及此后经济复苏压力,虽然制裁制度的法律外影响力不具有可预见性,但法律适用有迹可循。美国对华经济制裁制度大多呈现预备情形,构成经济实体的法益威胁,且随时具有危害实现的可能性,故有必要基于国际法视野对其进行分析与应对。从立法与司法两个层面取得协商与豁免基础,弱化制裁法律的域外适用效力,推动高幅处罚的合理性标准司法审查与撤销程序,规避效果原则的滥用是我国应对美国制裁制度的重要进路。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曾文革 江莉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法学院
论文DOI:10.15891/j.cnki.cn62-1093/c.2022.01.010
论文分类号:D971.2;DD912.29;D996
文章来源:《当代美国评论》 网址: http://www.ddmgpl.cn/qikandaodu/2022/0308/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