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斯洛特:以中国的阴完善西方哲学的阳,中国哲(2)

来源:当代美国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05 04: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9日下午的特邀专场七,专题讨论“中国哲学与世界性百家争鸣” 致力哲学的进步,中西学者接力做世界哲学 刘悦笛:中西方理论互惠时防止泛化,可否

29日下午的特邀专场七,专题讨论“中国哲学与世界性百家争鸣”

致力哲学的进步,中西学者接力做世界哲学

刘悦笛:中西方理论互惠时防止泛化,可否视为反哺?

将自己视为冯契、叔本华、牟宗三后再沿袭世界哲学研究的哲学家,斯洛特尝试通过诠释中国传统阴阳概念,以弥补西方哲学的不足。

在伦理学范畴中,作为阴的接应性与作为阳的指向目标性(directed purposiveness)是心灵状态与过程的理想特征,作为一种公认的道德美德(moral virtue),移情式同情是一种带有阴/阳结构的心灵状态或过程。心中的阴/阳构成了美德,而阴/阳的缺失则意味着恶,或是美德的缺失。

斯洛特尝试用阴、阳和心等中国哲学范畴来纠正西方哲学在思考世界本性时的偏误(尤其是在心智本性方面)或缺失。但同时,他更强调中国哲学需要更新中国古代文本。西方思想远远不能代表哲学中所有合理的、有价值的事物,况且其中尚存在着深层的误区,而诉诸中国思想则能有助于纠偏。

提到冯契,斯洛特说30年前他率先提出了“世界性百家争鸣”,内含着“世界哲学”的观念,而自己正传承了他的这一思想,以系统而又基础的方式来研究世界哲学。在讲座中斯洛特首先为世界哲学正名,冯契所提出的世界哲学的观念,并非阿尔奇·巴姆(Archie Bahm)式的比较哲学,而是在我们生存的土地上,考虑并试图融汇两种或两种以上主流的、内生的(endogenous)哲学传统。比较哲学只是比照和对比不同的哲学,而世界哲学则致力于寻求哲学的进步。

尽管如此,李景林始终认为斯洛特对阴阳观念的诠释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经过现代诠释的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对于未来世界哲学会有一种贡献。反观中国哲学家这方面意识不够突出,“过去我们只是把中国哲学当作是一个历史的知识来看待,这是不够的,我们要想对世界哲学作出贡献,就应该要认清当下的时代的情势,对它做出一种新的当代的诠释,对它有一种当代的理论建构。”

美国学者斯洛特抓住中国哲学阴阳概念,认为这是世界哲学的点金石,并鼓励中国哲学家要自信满满按下未来哲学重启之键。但斯洛特以中补西的观念虽好,但实际上,他用西方分析哲学的方法论诠释阴阳概念是否尽显中国哲学的魅力了呢?中国学者对斯洛特的创建工作依然有话要说。

28日下午,特邀专场5“面向哲学的基本问题”,李景林专题论述斯洛特的阴阳哲学,提出对儒学理解还有提升空间

斯洛特:中国学者忽视的阴阳将弥补西方哲学情感论的不足

刘悦笛首先在更大的道德情感主义视域中肯定斯洛特的贡献。道德情感主义,是西方十八世纪道德哲学运动的结果,休谟、哈奇生、亚当·斯密都对此作出过不菲贡献,斯洛特在2010年出版了《道德情感主义》标志着他重新举起移情概念后的进一步发展,就此,休谟是古典时代的代表,斯洛特是当代道德情感主义的学术代表。

李景林:斯洛特的以中补西,是否领悟了儒家阴阳内核?

  编辑:李念

斯洛特提到进行世界哲学研究的第一位哲学家是叔本华,将印度佛教与西方/康德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度结合。不过上个世纪,中国哲学家牟宗三在融汇不同哲学传统上走得更远。就其整体思路而言,佛教、康德以及孟子等其他元素共同汇聚到了一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卫平在其讲座中也提出,张岱年、冯契、高清海等中国哲学家的理论则综合了马、中、西三种资源的综合,也将会是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中取得话语权的优势所在。

同一天下午参与第五场特邀专题“面向哲学的基本问题”讨论的嘉宾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李景林对斯洛特的阴阳论进行了专题评述。他认为,斯洛特是以接受性的、主动目的以这个为切入点,揭示出阴阳在它自身中包含对方的内在的关联性,据此证明阴阳互相平衡,对人的德行、行为、生活认知、心智的普遍性的意义。

文章来源:《当代美国评论》 网址: http://www.ddmgpl.cn/zonghexinwen/2022/0705/1053.html



上一篇:美国当代画家史蒂夫﹒亨德森人物油画作品欣赏
下一篇:剧版《美国舞男》9月开播 乔博恩瑟演绎复杂角色

当代美国评论投稿 | 当代美国评论编辑部| 当代美国评论版面费 | 当代美国评论论文发表 | 当代美国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当代美国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